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天地 > 菁华文苑 > 大海和浪花
大海和浪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2-14
        “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大家有没有注意,这首歌成了全体中国人的单曲循环?快闪秀是它,公益活动是它,电影大片也是它,但它就是百听不厌。人人都徜徉在祖国这个幸福的海洋里,像一朵浪花,跳跃,翻卷,分享着海的欢乐。
        的确,2019年的那个国庆,我们特别欢乐喜庆,当我们的飞机出现在天安门前盛大的阅兵仪式上,特别是那些惊艳亮相的新型航空装备,作为一名航空人,是不是骄傲、自豪,幸福感爆棚?!
       看着我们的的飞机,威武霸气通过天安门城楼时,我脑海中闪出这样一个身影,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不仅分享着海的欢乐,更分担着海的忧愁。他让我读懂了——“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
        1934年农历3月25日,在江西鄱阳县的一个偏僻村庄,一个男孩呱呱坠地。那时的中国,外敌入侵,内战不断,男孩的家里,一贫如洗。
        6岁时,因为教私塾的亲戚答应不收学费,他有幸上了学堂,努力刻苦的他12岁就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1949年夏天,一场洪水袭击了家乡,全村颗粒无收,他看着愁容满面的母亲,没有再去学校,也没有再提上学的事。
        然而,这是1949年,1949年啊!个人的命运,因为国家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在辍学几个月后的一个早晨,他因为想看看解放后的县城,在街上碰到了学校的老师,下面是老师和他的一段对话。
        老师问:同学,你怎么不来上课?
        他回答:老师,家里发大水,交不起学费,也没有米交食堂。
        老师说:现在解放了,国家会发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吃饭先不用交钱,学费以后再说,来,我带你去报到!
        这段简单的对话,改变了少年的未来,时代的壮美画卷上,让一个小小的贫困农家少年,有了瑰丽的生命色彩。他从此记住了共产党的恩情,记住了国家的恩情,这一记,就是一辈子。
        这位来自江西农家的贫困少年,就是我们的前辈、中国工程院院士,k8、教8两型飞机总设计师石屏。
        195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石屏,来到南昌,洪都机械厂,开始了他的航空报国之路。这个旧中国的贫穷少年,新中国的知识青年,意气风发,享受着每一天的繁忙付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亲手设计一架飞机。
        即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农机厂修拖拉机的那几年,在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都陷入迷茫的低谷期,石屏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他一直清晰地记得1949年的那个早晨,清晰地记得是谁让他回到了学校,他心怀感恩,他在等待报效祖国的机会。
        文革结束后,石屏回到了洪都,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飞机设计师岗位;1986年,他被任命为k8飞机的总设计师,在52岁的年龄,等来了报效党和国家的最好机会。1990年,k8飞机首飞成功,1999年,k8飞机在巴黎航展精彩亮相,被誉为十大明星机种,同年与埃及签订整机出口生产线合同;2009年,我国第一代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着他设计的教8飞机编队飞过60周年阅兵式的天安门广场;今年10月1日,12架教8飞机再一次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城楼,划出数条美丽彩带,为阅兵式画上圆满的句号。从1949年的那个解放后的早晨,那个被老师拉回校园后便萌生的报国梦想,随着国家的强盛,成为了现实。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取得像石总那样的辉煌成就,盛世中华,我们的一生也不会像石总那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也毫不逊色。我们的爱,在奋斗里,在奉献里,在单曲循环的歌声里——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


          (作者: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马 倩;该作品荣获省国防科工文联“军工杯”“一切献给党,责任永在肩——纪念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征文竞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