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让雄鹰飞向蓝天的军工人陆孝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2-14
航空大道上的香樟树比昨日开得繁茂,新生的嫩叶们透过骄阳的绚烂,斑驳出一道道历史的光影。微风骤起,吹散了纷乱满地的枯叶,露出这座昂藏七尺的雕像,在叶缝的催生下发出乌金的光,一如昨日。
他正襟危坐,双手拂去昨夜聚在书卷上的灰尘,映现出其中空白的全貌——一卷无字书?
“哈哈……哪里哪里,这书写得是一段峥嵘岁月,说得是一代军工人,寥寥几行怎能了得?”他摆了摆手,说道,“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故事该从哪里讲起才好呢……”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首激昂的《毕业歌》总让我想起那段在常州求学的日子——1931年,我考入正衡中学。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数月,东北全部沦陷。我记得那是32年2月的一天清晨,凛冽的寒风与教室里沉闷的气氛浑然一体。我的恩师陈枚丞先生在黑板上画下了一副东三省的地图,并带领我们为东北死难的抗日志士和被日本鬼子枪杀的父老乡亲默哀。在恩师一声声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斥中,整个教室哭成一片……最后,大家化悲痛为力量,高呼‘我们绝不做亡国奴!’。爱国热情薄发的我们不约而同地和高年级的同学一起上街挥旗游行,以此抒发我们心中的正义力量。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政治活动,也让我坚定地知道,祖国的命运与我们休戚相关。只要掌握好本领,才能使祖国强大,科学可救吾国矣!”
“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先生积极倡导的‘航空救国’思想,即将高中毕业的我心头一热,翱翔蓝天的渴望在胸口发烫;亲历侵略者大肆空袭、敌机整日轰鸣的黑暗时期,深感祖国积弱太深的我满腔忧愤,立志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奉献一生。40年9月,中日空军在重庆壁山展开激战,我方以24:0惨败。这一战,十数名英雄血洒长空昭示出国内航空技术的落后,也筑成我与舜寿兄等18名公费留美实习生‘系国家之荣辱负笈出洋,学成归国施于国家建设’的曲线救国路。乘机飞跃‘驼峰死亡航线’、航行海上颠簸不断、身着衣物湿漉难干……这求学的每一步都如沸水在烈火上行走,除了学有所成外,可谓毫无退路。而后,即便是辗转多地艰难求学,或是遭受‘弱国丞民’的不公平待遇,我都隐忍不发,憋着一股劲儿没日没夜地画图、计算,就为了凭技术实力,让外国人心悦诚服。终于,在CXP-1001喷气战斗机的设计中,我的方案被英方采纳了——我向所有人证明:中国人的设计值得被认可,中国的飞机设计水平与世界同步!”他激动地说着,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却又不觉泛起了红。想是未能与他设计的CXP-1001喷气战斗机进行冲破空间的对话,终是让他留下了在这异国他乡的遗憾。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不是去向、是归途。“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与光裕兄等人归心如箭,排除万难回到祖国。再次踏上祖国的热土,时年29岁的我被如日方升的革命理想与热情席卷着,深藏在心中多年的报国情怀像银白皎亮的波涛,澎湃汹涌、乘风而来。我知晓——当个‘传道受业解惑’的教授固然是好的,但在祖国的航空事业发轫之始,艰苦的一线更需要埋头苦干的人。望着这片新生的领空,我甘愿成为后者。”他清了清嗓子,说起一段“鸦九铸剑吴山中”的不凡岁月,“59年底,我被正式借调到了洪都,担任强5——当时也叫‘雄鹰302’的主管设计师。
这一借就是40余载。从58年正式立项到65年首飞成功,强5飞机的研制之路坎坷多舛。项目研制的前期,大伙儿稳步推进着各项工作的开展。正当强5开始上架铆接的时候,冯国安厂长和我说,强5的试制任务被彻底取消了!这一消息击垮了我。后来的一阵子,我意志消沉,常一个人趴在桌上修改强5的设计。看着这堆铺满书桌的图纸,心中的不甘促使我写就了上万字的报告,以求上级批准强5的继续研制。最后,在我的坚持和强5设计室主任高镇宁等人的支持下,终于换来了强5‘见缝插针’的研制机会,以及一个只有14人的强5试制小组……”
“试制小组成立后,大家打破分工界线,用设计、工艺、工人‘三结合’的办法团在一起干。在研制过程中,我带头向铆工樊洁保师傅拜师,组织大家学习铆接技术。我们十几个人一个铆钉一个铆钉地打,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装。坚持了近两年的‘地下’工作以后,强5终于成了形。不久,强5的研制出现了转机——强5剩下的静力试验与高速风洞项目被列为六院科研项目,费用由航空工业局拨付。于是,强5的研制进度大大加快。到63年10月26日,第一架静力试验用机就进行了全机静力试验。亲眼目睹试验失败的我不禁怆然泪下。后来的几年,我与同事们不分昼夜地寻找原因,研究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卯足了劲儿继续干。其中4次大的设计修改、全套生产技术图纸近3万份。试制的路途万险千艰,但我始终甘之如饴。65年6月4日,强5首飞成功。这架代号为‘雄鹰302’的强击机终于代替我拥抱了祖国的蓝天!”
他收了收书卷,目光坚毅地定格在不远处的飞机身上。那红色编号的涂装,在这位军工老者的心里,像坚贞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信仰一样,生动而炽热。
“强五之父”是我的代号,“拼将白发添双鬓,定教雄鹰展翅飞”更是我的“终身大事”。在慢慢的军工之路上,我们沉淀出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人民军工之歌!
(作者:南昌航空大学胡媛 、肖文波;该作品荣获省国防科工文联“军工杯”“一切献给党,责任永在肩——纪念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征文竞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