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天地 > 菁华文苑 > 以军工精神托起强国梦
以军工精神托起强国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2-14
        巍巍井冈,滔滔赣江,红色基因,源远流长。从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到井冈山上的星火燎原;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到于都河畔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起源,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光辉历程,谱写了一篇篇浴血奋战、筚路蓝缕的革命史诗,也孕育了江西军工发展波浪壮阔的篇章。
        江西是人民兵工的发祥地,1931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兵工厂在江西兴国县官田村建立,第一杆枪、第一颗子弹、第一枚手雷......开创了人民兵工的先河。几十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非常关心江西国防工业的发展。从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信祝贺南昌320厂诞生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到李克强总理到洪都工业考察飞机制造情况,激励了江西军工人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创造了新中国军工史上十多个第一,制造出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艘鱼雷快艇、第一辆军用摩托车......,并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铀原料,为我国低纬度探空火箭的研制、南极科考和载人航天工程等作出过重要贡献,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军工精神是一种信仰
        江西军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发展史,也是人民军工走过90年壮阔历史的缩影。90年来,江西国防工业一代代军工人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热血铸造着军工精神,90年来,奋力拼搏的激情始终昂扬。
        回溯历史,井冈山根据地初创之时,红军的武器大部分还多是梭镖、长矛,枪支很少,弹药更是奇缺,1928年底,红军利用对敌战斗中缴获的一批简易设备,在井冈山地区东固淘金坑建立了兵工厂--红军步云修械所。这个总共才十余人的修械所,没有武器生产加工设备,只有红炉、铁砧、锉刀等工具,只能修理枪械、生产土枪、土炮并兼制梭镖、大刀等等。每个红军工人一副货郎担,敌人来了,挑起担子就走,到了安全地点,放下担子就修理枪械。           
         1931年10月,一支队伍驻扎进江西省兴国县兴连乡官田村,开始了官田兵工厂的创建,由此开始了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的计时。正是从这里,人民军工像一个婴儿般蹒跚起步,在战争烟火的历练中,逐渐地变大变强。从人民军工的创建之处,就孕育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军工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国防工业更是一部励精图治的奋斗史,1951年,洪都机械厂的诞生,标志着江西国防工业正式起步。通过70多年的发展壮大,如今,江西国防科技工业拥有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军工电子、火工品及人影装备、民用爆破器材等行业,各军工产业竞相发展,欣欣向荣。改革开放后,江西国防工业传承井冈山精神,践行以“ 两弹一星” 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的军工精神,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提升和壮大了江西省军工产业的实力。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落户、中国民航江西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揭牌、C919来赣转场试飞、江西航空产业总收入突破千亿......江西军工人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军工精神不断乘风远航,向浪扬帆。
守初心,担使命——践行军工精神,助力中国梦
        军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而强大的国防力量离不开军工产业的发展。作为人民军工的发源地,江西国防工业军工人身上始终流淌着红色基因血脉,以强军梦、强国梦为目标,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精益求精,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勇往直前。K8教练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Z8型、z11型直升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代超音速猎鹰高级教练飞机成功首飞,助力C919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江西国防科技军工人以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凝聚起更加澎湃激昂的军工力量,以践行军工精神助力中国梦。
        从2007年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到2015年首架机总装下线,再到C919迎风展翅,江西军工人为C919的研制和试飞付出了不懈努力,C919上,印刻了江西国防工业的执着与激情。守初心,担使命,不仅体现在科技研发与工业发展上,也体现在承担社会责任上。2020年7月,鄱阳湖水位迅速上涨并突破历史最高水位,省防指将防汛应急响应从IV、III、II迅速提升至I级,省军工集团所属企业江西省军工靶场公司承担着鄱阳湖二十四联圩大堤的重要险段防汛安全任务,守护着湖区10万百姓、20万亩良田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汹涌洪水,省军工集团先后组建5支青年突击队奔赴鄱阳湖大堤,全力以赴参与防汛抗洪抢险攻坚战。抗洪抢险队以“人在坝在”的决心冲锋在抗洪一线,室外高温酷暑,队员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皮肤被晒伤红肿。“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防汛抗洪抢险队员们克服作战周期长、工作强度大,生活条件艰苦等恶劣条件,白天烈日当空巡堤排险勇往直前,夜间不顾疲劳堵塞泡泉闻令而,动始终坚守在防汛抗洪第一线不退缩,坚决打好打赢了防汛抗洪这场大仗、硬仗、持久仗,守护了湖区百姓的一片安宁,践行了作为军工人的责任担当。
        人民军工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灵魂,一种传承,从人民军工的摇篮,到共和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中流砥柱,90年江西军工的发展历程,镌刻着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风云,传颂着永不退色的井冈精神,承载着江西军工的核心使命。站在新时期的历史潮头,江西国防科技工业事业将以奋进的姿态在赣鄱大地上焕发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光彩!


         (作者: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沈康;该作品荣获省国防科工文联“军工杯”“一切献给党,责任永在肩——纪念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征文竞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