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梦,中国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5-27
航空梦,中国梦
昌飞公司罗文
80年代第一代直升机人开展艰苦探索,
90年代国产直升机止步于海拔3000米,
2003年,国产武装直升机直10 首飞成功。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2020年3月,国产武装直升机直-10将要前往内蒙古阿拉善进行新武器的试飞工作,而我就在团队当中。
国之重器,使命在肩。这一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大多数人都闭门不出的时候,我们载着梦想,逆风前行。从景德镇到内蒙古阿拉善约1980公里。我清楚的记得,沿途中,车辆越来越稀少,就连高速路上的服务站餐厅纷纷关闭,我们连着路上2天2夜6顿饭,顿顿吃泡面。为了防控疫情,晚上,我们就裹着大衣睡在大巴车里。
而到了内蒙古阿拉善,物资更加匮乏,疫情更为严峻。那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和沙漠啊!我们常常要顶着烈日,吃着盒饭,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因为疫情不能聚集用餐,我们连续吃了整整27天的盒饭,真的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多的盒饭。当时,团队里最年轻的党员年仅24岁,叫吕程1米87的大个,因为是回族人,他所有带猪油的菜都不能吃,只吃一碗米饭,27天,瘦了整整30斤。每当看到他的时候,我也在心中默默的告诉自己:党员就要吃苦在前!
虽然环境艰苦,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团火。有队员开玩笑说:咱们这要是研制成功,那还不得上热搜啊!队长一脸严肃的说:直升机研制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出不得丝毫纰漏。我们守护好国家,才有我们的小家。
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我们在的沙漠里连接遇到沙尘暴,遇到11级大风,甚至在沙漠里遇到暴风雨,各种你能想象到的极端天气,扑面而来。
那是4月26号的凌晨,我们进行新武器配置的最后攻关,突然暴风降临,电闪雷鸣,在排除安全隐患时,我们突然发现,距离直升机仅40米的电线被雷击中,瞬间燃起火花。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在这紧急情况下 ,我们顾不上颤抖的双手,果断拿起灭火器进行处置,不到5分钟,所有研制人员全部赶到现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火势得到了控制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未起,屋顶瞬间被暴风掀翻,雨水猛的倒灌进来,如果直升机系统数据丢失,所有付出将化为泡影。我们顾不得危险,冒着狂风暴雨进行抢修,并连夜转移直升机,这一夜电闪雷鸣,时不时印出黑夜中守护直升机的身影,直到安全隐患彻底排除,我们才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天亮了,直升机安然无恙。那一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架直升机,而是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梦想。我们研制的,不仅仅是新型武器,而是人民军队的血脉,国防力量的期望。
经历这件事后,为了抢进度,抓质量。团队例会从晚上8点召开到凌晨2点,缺少的直升机配件,由专人开40小时的车送达,越来越多的人连夜奔赴现场。带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期望,检验直10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清晨6点的阳光格外亮眼,国产直升机直10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旋翼发出炙热的空气,形成强大的下旋气流,直升机拔地而起。悬停、激光瞄准目标,3.2.1导弹发射,穿越500公里,稳稳命中,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那一刻,有的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笑着笑着就哭了。有的人用颤抖的声音向家中报喜。我们的老队长在记录本上写下一句话,任务完成,不负祖国,不负党。
习近平总书记说:强国梦亦是强军梦。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021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建党100周年,14架直10型机组成“100”字样,以完美姿态,磅礴气势,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久有冲霄梦,浩浩千载。
再立凌云志,悠悠百年。
泱泱华夏,壮哉航空
巍巍大任,舍我其谁!
(该作品荣获省国防科工文联“军工杯”“一切献给党,责任永在肩——纪念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征文竞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