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英模风采

榔头声中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1-08-18 03:22:41|栏目:英模风采 |浏览次数: 195
——记全国劳模洪都公司钣金工梁木森
       李韶华
      1995年5月1日。清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北京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嘹亮、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在观看升旗仪式的队伍中,一位身着红色夹克式工作服、清秀文静的中年汉子,仰望迎风飘扬的国旗,晶莹的泪珠夺眶而出。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洪都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洪都)钣金工梁木森。
      这天上午,梁木森和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群英们,还登上了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他做梦也没想到,他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居然能踏进全国人民代表商议国家大事的神圣殿堂,能站在曾经是伟大领袖检阅百万军民的地方。
      这晚,他躺在京丰宾馆那柔软、舒适的席梦思床上却辗转反侧,久久难以人睡。3月,出席南昌市劳模会,市委、市政府领导向劳模一一敬酒表示祝贺;4月,参加江西省劳模表彰会,省委书记吴官正讲话时,几次起立,深深地向劳模们鞠躬致意;赴京时,洪都领导给他披红戴花,组织人员敲锣打鼓为他送行;4月29日,更是他梁木森终生难以忘怀的时刻。下午一点,劳模们列队进入人民大会堂时,迎接他们的是一阵激昂振奋的锣鼓声和满目的鲜花。梁木森第一次置身于如此隆重、如此欢乐的海洋里。胸佩红花、奖章,满怀喜悦的劳模们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之后,又玲听了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所作的充满激情的重要讲话。此时此刻,梁木森感到无比自豪,无尚荣光。他真想大喊一声:劳动万岁!我们工人阶级是真正的主人!
      作为洪都几万职工的一分子,梁木森是幸运的。然而那掌声、鲜花,那奖章、证书可是他梁木森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结果,是他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啊。
      梁木森I967年从半工半读学校毕业分配到洪都,当了一名饭金工人。从此便与榔头、橡皮、剪刀结下不解之缘。20多年来,他就像一颗闪亮的螺丝钉,牢牢地固定在饭金工这个岗位上。
      叮叮当当的榔头声,僻僻啪啪的橡皮声和咔嚓咔嚓的剪刀声,单调、枯燥。在人们的眼里饭金工是苦脏累的代名词。可梁木森对那叮当、僻啪、咔嚓之声却情有独钟,爱得那么深,那么执着,那么如醉如痴。
      是的,早在半工半读学校念书时,梁木森对实习老师靠一把榔头,一把剪刀,凭着手上功夫便将一块铝皮敲打成饭盒、水壶、茶杯看得入神,那放边、收边、卷边、弯边的技艺,使他对钣金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后,他目睹老师傅像变戏法似的靠榔头敲出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更是钦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钣金技术,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贡献。
      理想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原动力,目标是人们前进的方向点。梁木森以一股子钻劲,一股子韧劲,一股子拼劲很快敲开了饭金技术殿堂的大门,成为青年工人中的一位佼佼者。
      梁木森所在的31车间二工段,主要生产飞机上的大型框架零件,品种多,批量少,零件外形复杂,技术要求高,由于机械化程度低,许多零件主要还是靠手工成形,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近年来,随着青年工人的增多,技术力量一时还缓不过劲来。作为一位老师傅,一名工人技师,一个共产党员的梁木森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小组那些工时紧、技术难度大的关键件、复杂件、特急件,他几乎包了。可以说他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超负荷运转的。
      早上班、晚下班对梁木森来说不是偶然的,而是几十年一贯制,雷打不动。为了赢得时间多作贡献,他经常叫爱人把饭送到车间;为了赢得时间多作贡献,有时干脆就睡在车间。细心的人还经常可以看到,每当下班他都要估算着家里快开饭了才肯收工回家。
      有一年,梁木森因公外出不慎脚背扭伤,疼痛难忍,医生诊断为骨折,给他上了夹板,嘱咐休息一个月。当他听说车间里突击强五飞机上的不锈钢机尾罩正处于紧张时刻,就再也坐不住了,休息不到10天,便一瘸一拐地赶到车间参加战斗。1990年5月,梁木森因静脉曲张住院开刀,但躺在病床上的他总是牵挂着月底还有几项配套零件要完成,居然趁开刀前医生做手术准备的两天时间,溜回车间操起了榔头,直到完成了任务才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1992年国庆前夕,大家都在忙着打扫卫生,准备过节,突然转场佳木斯的农五飞机告急,机上的鲸鱼形蒙皮急待更换。特急任务下到车间,落到了梁木森头上。他二话没说,很快吊来了模胎。一时找不到安放模胎工作凳,为了争取时间,他干脆将模胎放在地上,毛料放上去一比划,操起橡皮条僻嘛啪啪就干开了。他一会儿蹲在地上,一会儿猫着腰,一直干到10月3日把急件突击完工。都四十好几的人了,弯腰曲腿的连干三四天,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啊!他两手撑着酸痛的腰,回家正想躺下休息,不巧,晚上车间又接到强五大修机隔板的按架配急件任务。为确保急件按时完成,车间决定还是请他出马。梁木森没有半句怨言,支撑着疲惫的身子赶忙来到初装车间,一干又是五六个小时。
      1995年,梁木森尽管先后出席省、市、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和一次区人代会,有效工作时间减少了不少。但他把出席会议作为动力,把荣誉作为新的起点。每次回厂后,他马不停蹄,日夜苦战,年底一结算,共完成工时8150小时,名列车间职工前茅。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梁木森就是这样视完成任务为己任,把辛勤的汗水毫不吝惜地抛洒在自己的岗位上。仅从1992年到1995年梁木森有记录可查的加班就达1100次,平均每4天就有3次加班,完成工时29436小时,相当干11年零8个月的工作量,用他那踏踏实实的步伐跨越了2000年。
      “军工产品,质量第一”在梁木森念书时就己如雷贯耳。那一件件、一桩桩因忽视质量而造成事故的教训更使梁木森刻骨铭心。注重质量这根弦在梁木森心中从未放松过。无论是生产大零件还是小零件,无论加工关键件还是一般零件,梁木森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对照图纸、模具、样板,检查原材料,直到所有条件都符合工艺指令才开工。这是他的“法定程序”。
      强五飞机上有个“马腿”形零件,公差仅有0.3毫米。梁木森加工这个零件时,真像大姑娘绣花那样费尽心思,不光用眼看,用手摸,而且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用小钢皮尺塞进去检查间隙,直到满意为止。
      梁木森加工的产品,质量全优不仅仅是因为他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坚持技术革新,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强五飞机一块腹板,上面有许多弯边孔,按以往的工艺加工方法是先弯边,后爆炸成形,再送去淬火,最后用手工校形。用这种方法零件淬火后变形大,用手工很难校贴模,而且零件表面榔头印迹多,质量和生产进度都要受影响。梁木森接过零件图号时,认真查找其他同志生产该零件质量差的原因,并对操作规程反复进行推敲琢磨,于是大胆的提出了先弯边后淬火,再送去爆炸成形,最后用手工校形的加工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提高工效2倍以上。
      K-8飞机有两项整流罩零件,外形不大,要求拉伸高度却达47毫米,而且转弯半径和上下底口边都很小。用落锤模拉伸,零件便起皱裂纹。为不影响装机,过去只好将裂纹处补一下了事,严重影响了零件外观质量。1993年,梁木森接到该整流罩的加工任务后,他又开动了脑筋,他自制了两副塑料模具,用于零件半径最小的部位加压,然后收缩横向部位,改变了原先在横向部位加压,纵向部位收缩的老办法,解决了零件起皱、破裂这个难题,拉伸高度和表面质量完全符合技术要求,攻克了一项多年未解决的技术难关。
      农五飞机试造时,机翼蒙皮一直是个关键。蒙皮全部由0.3毫米的铝合金板材加工成形,洪都还没有加工超薄型板材的经验,最初的加工方法是用凸凹模将蒙皮上一条条筋槽压出来,由于应力分布不均,淬火后零件变形大,根本无法贴模。几次试验,几次报废,洪都领导十分焦急,主管农五飞机的生产长更是心急如焚。就在工厂决定送上海加工的关键时刻,工人们计算了一下,20块蒙皮,来回的运输费、包装费、加工费、出差人员的差旅费少说也要花费三四万元。再说以后批量投产又该怎么办,总不能长期求助于人吧。梁木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4年初,他主动把蒙皮的加工重任担当起来,下定决心自力更生,自己解决问题。在领导和技术部门的指导下,他和落锤工郭兵反复研究试验,办法终于找到了。他们取消凸模,在蒙皮上下铺垫10毫米厚的橡皮,又在橡皮上面加垫钢板落压成形。使筋槽压出后蒙皮仍保持平整。然而由于蒙皮太薄,如何保证淬火后不产生剧烈变形?梁木森又同热处理工段的同志一道集思广益。经多次反复试验,他们采用把蒙皮卷在圆筒式吊箍上,再用细铝丝箍牢蒙皮的土办法终于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胜利总是属于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们。梁木森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农五飞机按时取证立了汗马功劳,用他那长满老茧的双手在洪都饭金制造业的史册上写下了新的篇章。
      梁木森自参加工作至今,参与生产、试制的航空产品十余种,生产交付的零件10万余件,没有出过一件废品、超差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质量信得过的人。
      梁木森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有口皆碑。他顾大局,识大体,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精神更令领导、工友们所折服、所钦佩。
      1984年首次评上洪都劳模以后的几年里,梁木森没有评上劳模,1992年公司从工人技师中考核评聘高级钣金技师,车间里梁木森与另一位同志都达到了评选标准,但由于评选名额有限,结果另一位同志榜上有名。事后,不少人以为梁木森一定会闹情绪,想不到他一如既往,仍然是早来晚走,一心扑在工作上。在红榜无名的后面,却有他废品为零,超差品为零,年均工时达7000小时以上的闪光数字。对此,工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这才叫“过得硬”呢。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有的人一个劲钻到钱眼里去了,无视工厂整体利益出去捞外块。说实在话,凭梁木森的本事,出去一个月挣他一二千不成问题。一些好心人也一个劲地邀他一同去搞第二职业,劝说他,你上有老下有小,连同你爱人,一个月收入不足千元,加个班只不过几块钱。你又没有卖给工厂,何必那样去卖命,在外面干几个小时就是几十、上百元,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梁木森心中自有一杆秤,他理直气壮地说,工厂是大家庭,小家庭要服从大家庭,只有大家庭富了,小家庭才有保障。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晚上在外干得精疲力尽,白天上班无精打彩,如果工厂几万职工都这么干,工厂垮了倒霉的还是职工自己。再说,自己的技术也是组织上的关心培养获得的,自己是党的一份子,不能给党组织抹黑。一席话,字字落地有声。
      的确,梁木森在工厂这个“大家”与个人“小家”的天平上,总是使天平明显向工厂这个大家倾斜,并且一次又一次地把“珐码”加在了“大家”那边。
      梁木森有一个四口之家,担负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担。他的妻子一向身体不好,母亲瘫痪卧床18年之久,1994年儿子突患肝炎,父亲积劳成疾不幸去世,还有房子、子女就业……生活重担像山一样压在他的肩上。然而在工作与家庭发生矛盾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放弃小家。
      1987年,梁木森的妻子患严重风湿性关节炎住进了医院,梁木森忙于工作,一连十几天未到医院露面。同房的病友便滴咕开了,猜她可能没有成家,也可能是夫妻不和……听到这些,这位憨厚、朴实的女工一阵心酸,暗自落泪。回到家里,一肚子火向着梁木森:你眼里根本没有这个家,也根本没有我,你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搬到厂里去住算啦!深感内疚的梁木森只好用言语相慰。是的,十几年来,梁木森没有陪伴妻子、孩子上过街,更谈不上看电影、逛公园,妻子生气他能说什么呢。
      1994年3月厄运又再次降临到他的头上。几天前,梁木森发现小儿子脸色不太好,饭量明显下降。几次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由于工作忙被搁了下来。后来还是在家待业的大儿子带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患了肝炎病,由于拖延了时间,使病情加重了。小儿子本来要参加复习迎接高考,现在不得不停学住院。梁木森深感自己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暗暗表示,住院期间要好好照顾儿子。可是儿子住院时间的护理工作又是由爱人和大儿子分摊。这一年的十月,梁木森的父亲又因护理瘫痪的老伴操劳过度,离开了人间。十月正是工厂大决战的关键时刻,为了不影响工作,梁木森从父亲生病、到去世、火化、安葬仅补休了一天半时间。弟妹们埋怨他,亲友们责怪他,他只好低着头听着、默认着。就在安葬好父亲的当天晚上,他又操起了榔头,工作在岗位上。这天晚上梁木森心乱如麻,他想起了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被迫停学住院的儿子,想起了父母生病没有尽到孝心,想到了妻子住院一天也没有去护理,他深深感到内疚,他欠亲人们的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他再也控制不住情感的闸门了,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下来……
      为了工作,为了生产,梁木森总是全身心地投人进去,对待家庭他是那样的不“负责”,对待自己也同样是“苛刻”的。1993年、I994年,洪都工会先后两次组织劳模们去北京、西安休养游览。人心都是肉长的,梁师傅是多么希望有机会出去轻松一下啊!他太累了。何况西安他一次也没有去过,他多想去看看那雄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啊。然而,事有凑巧,两次他手上都有几项急需配套的零件等着交付。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他毅然决定放弃多年的愿望,又埋头扎进了紧张的生产之中。
      1993年,洪都对参加过抗洪抢险的同志进行身体检查,梁木森被查出有血吸虫病,领导、同事都为他着急,劝他尽快住院治疗。他爱人更是心急火燎,一边给他加强营养,一边要他快去医院打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梁木森岂能不懂?血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他哪里不知?可眼下生产任务重,组里另一位同志也需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生产,他婉言谢绝同志们的劝说,让另一位工友先住院,自己留下忙生产。直到1994年10月,组织上再次安排,他才上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他人在医院,心在车间,总惦记着生产任务,一有机会便到车间转一转,了解情况。出院时,医生叮嘱因服打虫的药需在家休息10天,可他出院手续一办,便到车间上班,医生的嘱咐早忘到九霄云外。
      梁木森所在车间领导,在讲述梁木森那感人肺腑的事迹时,感慨地说:“多好的工人啊,如果我们的职工都像他,国有企业何愁上不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多么需要像梁木森这样的‘基石’啊!”
      梁木森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凭着姻熟的技术,用榔头敲出了道道光环:他连续6年被评为洪都优秀共产党员,8次评为洪都劳模,1995年又获南昌市特等劳模、江西省劳模和全国劳模光荣称号,1996年4月又捧回航空工业总公司劳模标兵奖状。
      如今的梁木森,面对那一块块金光闪耀的奖章,一本本红彤彤的荣誉证书,面对洪都发出全公司职工学习他扎根一线,苦干实干的老黄牛精神;刻苦攻关,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主人翁精神;敬业爱岗,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的决定,梁木森手里挥动更欢的是榔头,脑海里回荡更响的是江泽民总书记对工人阶级的殷切期望,心里想得更多的是新时代工人阶级如何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摘自《砺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文化联合会
电话:0731-88886666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叠山路511号 备案号:赣ICP备2020014980号
网站声明